陕西方法技巧

首页 > 陕西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方法技巧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快速理解加强削弱题的逻辑

[db:来源] | 2020-10-15 00:00

收藏

2021国家公务员笔试信息
公告 免费资料 报名时间 历年考情 报考条件 报考指导
白皮书下载 1元启航大礼包 红领培优 红领决胜 oao 考情咨询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快速理解加强削弱题的逻辑由陕西人事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2021国考常识,国考常识累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陕西公务员考试网!或关注陕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nhuatu)。

  加强、削弱题的题干论证包括论据和结论,论据往往是一个或多个事实,而结论或者是分析论据事实的原因,也就是求因分析;或者是由论据事实推导出结果,即求果分析。如果是求因分析,削弱一般会从否定此因和另有他因设置选项,加强则从排除他因和肯定此因的角度去设置选项。如果是求果分析,削弱就是断开因果联系,否定此果,加强就是肯定因果联系、肯定此果。这样,我们就能看清选项的本质了。

  【例1】

  曹操又称魏武王,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石碑以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石枕等随葬品。所以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

  请问下列选项可以支持以上观点?

  A. 随葬品是证明墓穴墓主身份的重要证据。

  B. 在西高穴大墓中还发现了汉高祖佩剑,以及刻有唐太宗字眼的石刻。

  C. 西高穴大墓仅仅是曹操的衣冠冢,曹操真正的墓穴远在他乡。

  D. 西高穴大墓的建筑风格是始于唐朝,流行于宋朝,明清后逐渐没落。

  【题干分析】

  题干给出事实:①曹操又称魏武王;②在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字样的随葬品。据此推导出结论:西高穴大墓是曹操墓。很显然这是一个“求果分析”,题干论证的漏洞就在于“刻字的随葬品能否说明墓主的身份”。下面我们通过设置多个选项来锻炼大家对于选项的分析能力,以此来巩固“求果分析”。

  【解析】A。

  A选项肯定了论据和结论之间的联系,说明随葬品确实可以说明墓主身份,为加强项。B选项通过增加其他论据来说明西高穴大墓中还有其他刻字随葬品,说明发现的刻字随葬品不能证明墓主的身份,为削弱项。C选项直接“否定此果”,说明西高穴大墓不是曹操墓,为削弱项。D选项通过西高穴大墓建筑风格形成的时间来说明其不可能是曹操墓,属于“否定此果”,为削弱项。

  【例2】

  提起极地冰,很多人眼前总是浮现一幅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景观。然而,在北纬71度、西经168度附近的北冰洋海域,“雪龙”号首次驶入一片“脏”冰区,只见一块淡蓝色的浮冰中间夹杂了许多脏兮兮的黄色冰块,这种黄色冰块,既出现在当年的新生冰块上,也出现在多年冰块上。对于“人类造成的污染已经殃及极地浮冰”的说法,有专家解释说这只是生活在极地冰中的一种特有生物——黄褐色的冰藻。

  请下下列选项哪个选项是冰藻形成的原因:

  A. 在新生冰块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

  B. 北极冰中生长有冰藻并不是普遍现象。

  C. 近年来人类踏上北极的次数逐年增加。

  D. 北冰洋周围的陆地有沙尘天气。

  【题干分析】

  题干给出事实:①北冰洋海域出现脏兮兮的黄色冰块;②这种黄色冰块在新生冰块和多年冰块上均有出现。结论是分析黄色冰块出现的原因,即黄褐色的冰藻。很显然这是一个“求因分析”,题干的论证漏洞在于:①黄褐色冰藻是否就是导致黄色冰块出现的原因;②是否存在其他可能的原因。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选项来巩固“求因分析”。

  【解析】A。

  根据题干已知事实“黄色冰块在新生冰块和多年冰块上均有出现”,A选项直接“否定此因”,既然在新生冰块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那黄褐色的冰藻自然就不可能是导致黄色冰块出现的原因,为削弱项。B选项说明冰藻不常见,但是不代表冰藻是不能生长的,所以其无法说明黄褐色冰块的形成与冰藻有没有关系,为无关项。C选项说明人类踏上北极的次数增加,但是没有指出次数增加是否增加了污染造成了黄色冰块的形成,为无关项。D选项试图在引导考生可能是沙尘天气造成黄色冰块的形成,但是这种沙尘天气发生在北冰洋周围的陆地,与北冰洋海域上出现的黄色冰块没有关联性,为无关项。

点击购买】:2021国考冲刺密卷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书籍推荐

枪如林(八本套) 国考4件套 考前必做1000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