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喝碱性水”“喝碱性水可以治疗疾病”……近日,云南昆明一家水企宣称碱性水有治疗功效,引发关注。目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对涉事产品进行下架,若存违法事实,将坚决依法查处。
碱性水“治病”是由来已久的养生骗局。2015年,中消协就曾指出,弱碱性水有益身体健康的说法,是某些商家炒作起来的认识误区。这是源自外国“酸碱体质论”的商业营销,此一“理论”在国外也被判定为骗局。不少医生指出,达到饮用标准的用水就是好的水,健康生活需要适量适度饮水。面对与生活常识有关的商业营销,消费者不妨多些理性,谨慎求证,只有擦亮眼睛才能避免受骗。
把保健品当药品,把“功效”夸大为“疗效”;让“病友”现身说法,以讲述变化来“打动”受众;假借免费名义,进行健康讲座、体检,实则推销产品和服务……近年来,从磁疗床垫、养生保健能量石,到量子养生衣、防引力波辐射服等,不少“养生产品”及其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这些产品,看似有“科技”含量,实则毫无科学依据,套路的目的不过是“圈钱”。认清楚这一点,时时保持警惕,老百姓才能少上当,市场环境才能更有序。
养生骗局往往是精心包装的结果。一般来说,先有“科学流言”,再营造“健康焦虑”,然后精准推销。此类骗局的隐蔽性、欺骗性较强,不少消费者难辨真假。这就要求在清理整治上加大力度、保持强度、提高精度。比如,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宣传、传销和违规直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就是大力整治相关产品市场秩序的重要内容。应该说,相关部门在这一领域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需要做的工作也还有很多,特别是提高取证、执法的专业性,保持打假宣传的热度,让一些披着养生乃至科学外衣的商业骗局,无处遁形、无空可钻。
换个角度看,养生骗局的背后,折射出人们的健康需求。一方面,中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不减反增;另一方面,养生需求也在逐渐往年轻一代中扩散。一些调查报告指出,有养生意识的“80后”“90后”人数超过七成;还有数据显示,保健养生位列18—25岁年轻人消费榜单的前三甲。正因此,一些商家和平台看到了市场机遇,却因利益诱惑而误入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更科学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是发展中必须回答好的大课题,而不能让“虚假养生学”“养生伪科学”等内容四处“招摇撞骗”。
其实,人们既要有健康意识,更要有健康知识。面对群众的健康需求,应大力推广和普及正确的生活观、养生观、健康观,遵循权威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经受得住考证的养生知识。这是需要持续努力的知识地带和科普领域。要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同时注重运用接地气的方式、朴实的语言,让群众信得过、用得好进而传播开来。其实,加强市场监管与提高健康素养需要双管齐下、互相配合,以此提升人们的知识储备、科学素养和甄别能力。这也是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健康养生是现代人追求的良好生活方式,不能也不应成为个别人的牟利陷阱。对养生乱象说不,用监管捍卫诚信,用科学粉碎谣言,持续发展有序健康的养生服务,就一定能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让人们真健康、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