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家公务员报名入口已开通,报考者可于10月15日至10月25日,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每次只能选报1个职位。笔试时间:11月26日,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1. 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考试如何安排?
答:报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先参加外语水平测试,然后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其外语水平测试成绩与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一同公布。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
2.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的考试如何安排?
答:报考银保监财经类职位、银保监综合类职位、银保监法律类职位、银保监财会类职位、银保监计算机类职位的人员,先参加专业科目笔试,然后参加公共科目笔试,其专业科目笔试成绩与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一同公布。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
3.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的考试如何安排?
答:报考证监财金类职位、证监会计类职位、证监法律类职位、证监计算机类职位的人员,先参加专业科目笔试,然后参加的公共科目笔试,其专业科目笔试成绩与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一同公布。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信息汇总_招考公告|职位表|笔试大纲】
1.考试前遗失了身份证怎么办?
遗失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的报考人员,需及时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其他证件不能代替居民身份证。
2.如何查询笔试成绩?
报考人员可通过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在考录专题网站上查询自己的笔试成绩。
3.如何获得笔试成绩单?
本次考试不下发考试成绩单。报考人员确实需要的,可在2023年2月28日前向当地省级考试机构申请,由当地省级考试机构负责出具成绩证明。
1. (单选题)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到( ),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A. “十四五”时期末
B. 2025年
C. 2035年
D. 2050年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党政专题。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 (单选题)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工作原则有( )
①以人为本,全民共享
②供给发力,激活资源
③科技支撑,创新驱动
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⑤中央主导,地方主责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党政专题。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工作原则有:①以人为本,全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数字化为了人民,文化数字化成果由人民共享。②供给发力,激活资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存量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③科技支撑,创新驱动。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分解年度重点任务,以重点工程为牵引,稳步推进。⑤中央主导,地方主责。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层面统一规划、领导,地方分级实施。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3. (单选题)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创新数字电视、数字投影等“大屏”运用方式,提升高新视听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增强用户视听体验,促进( )、亲子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发展。
A. “互动消费”
B. “家庭消费”
C. “客厅消费”
D. “掌上消费”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党政专题。202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创新数字电视、数字投影等“大屏”运用方式,提升高新视听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增强用户视听体验,促进“客厅消费”、亲子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发展。为移动终端等“小屏”量身定制个性化多样性的文化数字内容,促进网络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发展。推动“大屏”、“小屏”跨屏互动,融合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