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人注意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等。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人们注意的范围是有限的,也是可以测量的。
影响注意范围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被注意对象的特点
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们注意的范围就越大;反之,注意的范围就越小。上课的时候,如果教师的板书零乱,讲话颠三倒四,语句之间没有适当的停顿,就会影响学生注意的范围。
(二)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活动任务越简单,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范围就越大。如,“心理学”这个词对熟悉汉语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对象;对于初学汉语的人来说是三个对象;而对于不懂汉语的外国人来说它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可能是一个对象。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有些人注意的稳定性很好,如外科医生,他可以长达数小时连续地做一个手术。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例如,长时间地、仔细地注视一张图画上的细节。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对一定活动的总的指向上,而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要听教师的讲解,要看教师的演示和板书,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记笔记……但他自始至终都将自己的注意指向这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上。
实际上,人在注意事物或活动时,注意很难保持固定不变,注意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据调查表明:7-10岁儿童一般可以集中注意25分钟左右,少年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一般可保持40分钟左右。
当注意某一对象时,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有时也称注意的动摇。这种注意的起伏现象可以在知觉的双关图中加以验证。在听觉方面也是如此:把一只表放在你刚刚能听到嘀嗒声的地方,即使你十分专心地听也会感到时而听到表的声音,时而听不到表的声音。一般地说,只要我们的注意不离开当前活动的总任务,这种注意的起伏就没有消极的作用,甚至还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
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如有的学生表面上端坐在位置上,眼睛直视黑板,但内心却在思考其它的事情。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上。实践和实验表明:人是可以“一心二用”或“一心多用”的。例如教师可以一边授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学生也可以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等。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如果在同时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活动是不熟悉的,而其它活动是熟悉的,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这样注意的分配能够实现。例如有些人可以边听音乐边做作业。
其次,注意的分配也有赖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果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某些联系,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这样注意的分配也能够实现。例如司机驾驶汽车的复杂动作,通过训练形成一定的反应系统后,不费力气就可以完成各种驾驶动作,并且把注意分配到其他与驾驶有关的事情上。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强度。原来注意的强度越大,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越缓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有的教师喜欢一上课就测验或发试卷,然后进入新课,这样做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好,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测验或试卷上的分数十分注意,以致于很难把注意力转移到新课上来。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还取决于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新注意的对象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反之,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
推荐资料:
2017陕西教师招聘图小兔咨询::2781403415
【练习】在线做题,先人一步
【必看】2017年陕西省教师招聘信息
【课程】2017年陕西省教师招聘【笔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