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涉及以下内容请翻页阅读
说课稿 人教版 生物 高中 必修1《细胞的增值》
说课稿 人教版 生物 高中 必修1《细胞的增值》
说课稿 人教版 生物 高中 必修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说课稿 人教版 生物 高中 必修2《DNA的复制》
说课稿 人教版 生物 高中 必修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说课稿 人教版 生物 高中 必修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酶的作用和本质》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开场白:各位评委上(下)午好。我是应聘高中生物老师的03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课题是《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2节的内容。高中生物侧重于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加强了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内容。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和传递的“中转站”,它既区别于本书第二章所学的糖类和脂肪,又为后续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具体能量的转化过程作了铺垫,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
(二)三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依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结构简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方法进行学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的和生命的情感教育,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为了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二、说学情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也强调“生物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接下来我对学情进行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人体内的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基础知识;做了叶片结构的实验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观察了光的放氧的演示实验,并学习了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基础知识,但是对能量转换的中间过程却不是很清楚,特别是对标题中的“通货”两个字不了解。高一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是“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属于微观、抽象的内容。因此,以上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的考虑因素。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法方面,我遵循启发探究性原则,结合课程内容阅读性较强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将以讲授法为主,并辅以直观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讲授法能够高效、系统地传递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中学生的概念形成突出地表现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上,直观教学法的优势将直接指向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形成,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抽象性问题进行分析,逐步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秉承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理念,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主要采用的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和阅读指导法。建构主义教学观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借助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充分的沟通互动、共同探讨,以引导学习者形成科学观念。同时,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提示,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掌握新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作为教师要架设课堂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建构主义强调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开始新授前,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萤火虫的图片,并带领学生重温唐诗《秋夕》,并出示书本“问题讨论”中的问题,从而引出新课。通过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回忆、期待和了解其中的奥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萤火虫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入生物学问题的思考,建立生活和生物的联系,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
(二)新知讲授
第一环节:直观展示,讲解重点
由于“ATP”对于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名词,而ATP涉及各种生命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名词,所以我先介绍ATP为动力的纳米发动机等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新科技内容,形成ATP的感性认识。接着,通过展示ATP结构图及其“近亲”腺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从而形成对ATP的形象认识,让学生清楚ATP磷酸键的不同,尤其是“高能磷酸键”。结合书本,师生共同归纳ATP的名称、简式、物质性质、功能作用,形成ATP的理性认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属于微观、抽象的内容,学生难于理解,通过自读课本,结合教师的讲授进行归纳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同时辅以教师讲解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
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阅读课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总结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这样做可以强调直觉思维的形成从而深化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高一年级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第二环节:类比分析,突破难点
这部分内容一是主要讲清楚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与ATP的分解和合成的关系,运用类比法突破难点的讲解,引用生活中买卖交易的常见现象进行类比分析,理解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二是讲解萤火虫实例,与导入相呼应,再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解,让学生在看懂图解的基础上,再依据教材90页的图解讨论ATP还有哪些用途,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到主动运输、生物发电发光、肌肉收缩、大脑思考、细胞吸收反应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从而对该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有效的突破重难点,同时也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维目标。
(三)巩固练习,迁移内化
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依据因材施教、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的原则,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了不同层次的习题,并请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回答,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可以及时进行教学补救。
(四)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学生小结的方式,让学生畅谈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培养高一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五)作业布置
恰当的作业布置即可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强化和应用,又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获得调整下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的信息,因此本节课我布置了一道课后题,请学生课后进行解答,达到夯实基础,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明了的把握本节课的内容,最后我对板书设计进行简要说明。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提纲式的板书,不但布局合理,而且内容简练,能够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我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细胞的增值》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应聘高中生物教师的01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细胞的增值》,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地位及作用
《细胞的增值》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本节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裂等内容。有丝分裂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能举例说明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及有丝分裂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养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能力目标:在尝试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掌握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以及概述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和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他们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说教法
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我将主要以探究法为主,小组讨论法为辅助,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高峰。
四、说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感受集体的力量。
五、说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向学生提出问题,与鼠相比较,大象的个体很大,是不是组成大象的细胞体积特别大?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1.观察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探究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好学生进行观察:①应该如何切琼脂块才能减少实验误差?②如何判断NaOH的扩散深度并准确测量?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使学生学会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细胞。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那么,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领悟。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思考,并且会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细胞。
之后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①细胞增殖有什么重要意义?②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③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
2.模拟演示
教师通过模拟动画逐步展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动态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等来观察细胞内所发生的现象,引起思考,加深理解。
(三)巩固提高,加深理解
让学生思考114页的技能训练,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后,与同学进行沟通、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应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总结归纳,构建体系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这样的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五)反馈练习,拓展思维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将课本115页的练习基础题作为必做题,将拓展题作为课后讨论题。这样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重点,同时拓展思维,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六、说板书设计
细胞的增值 一、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二、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概念 1. 分裂间期 2. 分裂期 前期特点 中期特点 后期特点 末期特点 |
这样设计的板书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说课稿
开场白:各位评委上(下)午好。我是应聘高中生物老师的03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课题是《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高中《生物》必修1中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对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细胞的进一步学习。本章从系统的角度看是从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三个层面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而本节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二章中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功能的认识更加具体化、结构化,将前后知识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并为后面学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打下基础,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三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依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简述细胞膜的成分;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提高熟练操作显微镜的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和分析实验,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完成自学导读,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养成勇于质疑、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学习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增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为了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也强调“生物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接下来我对学情进行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对细胞膜并不陌生,在初中生物学学习中,学生对细胞膜已经有所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已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的结构,但对于细胞膜,很大程度上,都是停留在老师、教科书告知的知识上,并没有真正看到细胞膜;这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不完善,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因此,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在教法方面,我遵循启发探究性原则,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辅以阅读指导法,培养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同时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减少理解抽象问题的困难。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方法的人”。秉着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理念,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学生主要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和归纳的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试验导入,激发兴趣
开始上课之前,我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试验:在课前准备的一个装有水的气球放在透明的玻璃缸中,让学生观察用解剖针刺破气球会发生什么现象,同时用PPT展示光镜下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图,引导学生思考水球与图中的细胞的相似之处,从而得出最外面都有边界这一共同点,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出: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系统,细胞膜是他的边界,从而引出课题。利用试验进行导入,生动形象直观,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同时也能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水球和细胞的类别学习,使抽象的细胞知识更加形象具体,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把握新知
对于细胞膜的成分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我是通过PPT展示植物细胞模式图和光镜下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图,让学生思考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不是细胞壁?”结合书本,并简要介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细胞膜才是系统的边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学生可以对细胞膜是系统边界这一知识点形成初步认识,以此为铺垫方便展开接下来的学习。
接着,结合书本,我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我会请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并提出下列问题:1、选择什么细胞做材料?2、为什么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3、怎样才能获得细胞膜?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观看多媒体播放细胞膜制备实验。观看完毕后,请学生尝试回答以上问题,同时我讲解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会深入到各个小组,就学生不清楚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实验结束后,我会请学生 陈述实验过程及结果,我会进行实验总结并加以评价。这样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尝试找出实验的原理,实现亲身体验、自主思考的过程,这样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培养学生拓展迁移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先进的生物学研究仪器。
对于细胞膜的功能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我主要采用阅读指导法,并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通过课前的导入试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能将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出细胞膜的功能。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最后,我会给出植物细胞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接着请学生结合图片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进行总结,最后归纳植物细胞的特点:①植物细胞也有细胞膜,但是在其外面还包裹着一层细胞壁;②细胞壁的成分:果胶 纤维素;③细胞壁的作用:支持 保护。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巩固练习,迁移内化
练习时要突出最本质、最主要的知识,依据因材施教、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的原则,我通过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并分为基础题题和综合题。基础题考察学生对原材料的再认再现,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综合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整合能力。
(四)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总结阶段,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总结概括能力。采用这种小结的方式,一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助于老师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作业布置
在作业环节,布置课本课后练习题,使对本节知识点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促进学生加强记忆,巩固所学知识。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明了的把握本节课的内容,最后我对板书设计进行简要说明:这是本节课的板书,布局合理,内容简练,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成分:脂质(约50%)、蛋白质(约40%)、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1、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2、主要功能:支持和保护
我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DNA的复制》说课稿
开场白:各位评委上(下)午好。我是应聘高中生物老师的03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课题是《DNA的复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DNA的复制》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DNA的分子结构》这两节课的基础上讲述了DNA分子复制的内容,包括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三个部分。本节在教材中属于较抽象较难理解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对前面所学的细胞分裂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的深化理解,同时也是学习生物的遗传变异理论和基因工程的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二)三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依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概念、场所、时期、条件、 过程以及特点;探讨 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动手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分析经典实验,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感受实验设计的巧妙;通过分组学习,学生能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增进班级凝聚力;通过模型演示,角色扮演,寓学于乐,增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为了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及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DNA复制的过程,特别是半保留复制。
二、说学情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进行学情分析十分必要。高一学生,从心理发展水平方面分析,他们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完善。从知识准备情况看,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由于这一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以外,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合作能力。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启发者、引导者、合作者,在遵循启发探究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将以合作探究法为主,并辅以直观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抽象难懂,采用合作探究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直观教学法的优势将直接指向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形成,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抽象性问题进行分析,逐步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四、说学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的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和阅读指导法。借助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充分的沟通互动、共同探讨,通过教师的启发和提示,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掌握新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对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课本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舞动的北京”让学生探讨如何形成一模一样的两枚印章,从而引发学生对于复制的思考。接着,带领学生回顾DNA结构的有关知识:1、DNA组成单位是什么?2、DNA有几条链组成?3、DNA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展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以及明星父子照片,让学生思考:生物亲子代之间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那么亲代的遗传物质如何“多出一份”来传递给子代?从而引出DNA复制课题。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实事入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又是在学生掌握旧知识基础上,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引申和发展从而获得新知,建立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在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DNA分子吗?是否像洗相片似的,有一张底片就可以洗出许多相片来?接着出示课本上第一部分内容: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由沃森,克里克提出的关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假说是怎样的,引入对“半保留复制”概念的学习,接下来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出关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另一假说——全保留复制。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DNA究竟是以半保留还是全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对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究。
对于DNA复制的实验证据这一知识点的学习,由于实验过程比较复杂,我会运用课件的方法将经典实验展示给学生,然后层层设疑,逐步分析此实验过程。首先我将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使用同位素示踪标记法的目的是什么?在得到解答之后,让学生领会到此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接着我让同学们观察并自主阐述实验结果的现象,在学生清楚讲述了实验现象后,我将设出疑问: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结果?这一实验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进行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从而完成对DNA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的学习。
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们已知道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在此时,我将设疑:那DNA复制过程具体是如何的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转入对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学习。
关于DNA复制具体过程的教学,我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书上的相关内容,回答出DNA复制的概念,以及思考以下问题:DNA复制的概念、场所、时间、条件以及过程。让学生思考分析后得到答案,放映DNA复制的动画,详细讲解复制过程,即解旋→合成互补子链→形成子代DNA。最后让学生总结复制特点,准确复制的原因以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新合成的子代DNA与亲代DNA是不是完全一样的?由问题的回答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对DNA复制过程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共同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对DNA的复制过程有了全面了解,同时通过分析经典实验,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感受实验设计的巧妙,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合作、观察分析等多方面能力,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三维目标基本达成。
(三)寓教于乐,深入体会
为了加深学生对DNA复制过程的理解,接下来我设置了两个学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1、角色扮演——每个学生看成一个脱氧核苷酸,模拟DNA复制过程。
每个学生的躯干代表脱氧核糖,左手代表磷酸,右手代表碱基。每个学生右手中拿一个用彩色纸剪好的碱基,使每个学生代表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每五个学生前后连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后面学生的左手抓住前面学生的衣服,代表磷酸核脱氧核糖相连,两条链反向平行形成一段DNA分子。一名同学代表DNA解旋酶,模拟解旋过程;另一名同学代表DNA聚合酶,由他选择另一些手中拿着碱基的同学代表游离脱氧核苷酸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加到解开的母链上。强调边解旋边复制。最后形成了两段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重新组合的新的DNA分子。
2、合作学习——用蓝、红两种颜色的拉链来模拟复制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把拉链比作DNA分子,各部分可以看作什么?拉链中间的齿——碱基对;两边的布——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基本骨架;拉链头——解旋酶;拉链拉开后,单独的齿——碱基;拉链完全拉开后,看作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把蓝色拉链当作亲代DNA,红色拉链当作合成新DNA的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对照课本介绍,模拟并简述复制的过程。分组模拟,合作学习。学生代表上讲台边讲解边模拟。再次播放DNA复制的动画,对刚才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特别要强调的是,新链中的核苷酸是一个个接上去的,而不是像拉链一样成一条链之后再接上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复制三点过程: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②合成互补子链③子、母链结合盘绕形成新DNA分子。并再一次总结DNA复制所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
这样的设计寓教于乐,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深刻体会,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四)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师生小结的方式,让学生畅谈本节课所学知识,从DNA分子复制方式,复制所需要条件,复制过程等多维度进行总结,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最终理解DNA复制在遗传学中的地位,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补救。
(五)作业布置
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能够掌握方法,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这节课我布置了一道选做题,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探寻DNA在亲自鉴定、破案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明了的把握本节课的内容,最后我对板书设计进行简要说明。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提纲式的板书,不但布局合理,而且内容简练,能够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DNA的复制
一、复制方式的推测: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
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三、复制的过程
过程:解旋——合成子链——螺旋
条件:模板、酶、原料、能量等
特点: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复制
四、意义:传递遗传信息
我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应聘高中生物的1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首先是说教材。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分离定律;本节为后续基因等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分离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学生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生物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分离定律
难点:孟德尔实验现象的分析
二、说学情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分析一下学情。
高中的学生对生物的性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杂交的相关知识还有待于加强,对生物的基础探究能力还需要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能较客观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其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学情的分析,本节的教法为读书指导法和讨论法。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的能力;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四、说学法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讨论,从而更好的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新知,我的教学过程将从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来展开。
首先是激趣导入,上课伊始,我将问同学“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启发思维,产生质疑,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从而引入我的新授环节。
(二)探究新知
接下来让学生阅读“问题探讨”,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我将向学生简介孟德尔及其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接着向学生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将学生分成5-6个人一个小组,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我让每组派一个代表,说出结论。并找其它同学做修改和补充。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结果。我将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的回答,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
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
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获得真正的杂种;
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设计意图: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
结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1、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问题给出后我将利用挂图让学生边思考边讲解。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我将讲解: 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完全是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得出的。孟德尔8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对相对性状,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
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讲述孟德尔探究方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对问题的分析。同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接着我将结合图1-5讲解孟德尔的解释。
(1)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3)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
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3∶1的结果吗?问题给出后,我将给出提示,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使零散的知识得到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
我将向学生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
向学生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
介绍假说—演绎法。
4、分离定律
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设计意图:分离定律很重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
(三)巩固练习
以上是我的新授环节,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我将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相对而言性状的例子。使学生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梳理。
(四)课堂小结
最后,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将让学生充分发表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使整节课的知识得以梳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五)布置作业
为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我布置的作业是:8页基础题第三题。
六、说板书设计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清楚明了的把握本节课所尝到的知识。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人工杂交成功原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下)午好。我是应聘初中生物老师的03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课题是《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上一章,学生们已经学习的是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这节开始我们学习细胞的能量流动,而本节课的内容是整章的基础,生命活动离不开酶。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生物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后面还将学习到酶的特性,所以学好本节的内容可以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内容包含的一些单一变量控制科学方法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细胞代谢概念、活化能概念、理解酶在细胞中的作用以及酶的化学本质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掌握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生物学家研究酶的本质的过程,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二、说学情
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一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了解很少,但对无机化学反应却接触较多,对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缺乏探究经验,习惯演绎式教学模式。
三、说教法
学生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本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和直观教学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本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感知正确鲜明,印象深刻。扩充了认知空间,缩短了认知过程,优化了课堂结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起学生主体在情感和精神面貌上的变化。
四、说学法
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实验进行活动。学生在讨论中能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得出科学的方法。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活动,并学会与他人合作。采用学生分组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入手, 激发学生好奇心,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动思考,活跃课堂。针对此实验提出问题: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⑵为什么要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⑶肉块为什么会消失?⑷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内容新授
1、细胞代谢
回顾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中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很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集体回答问题,体会细胞代谢这一概念的含义。
2、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介绍过氧化氢和肝脏研磨液,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讲述:细胞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过氧化氢,这是一种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幸而细胞内含有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但它们之间的效率一样吗?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实验安全和注意事项。思考回答问题,分组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步骤表格,以问题串形式带领学生从本实验实例中总结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对照实验。
(3)、酶的作用原理
通过分析对照实验,详细比较四种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引出活化能的概念,并总结出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出加热、无机催化剂、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四)、布置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3、酶的作用原理: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